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,家长要注意了,可能是前庭觉问题
点击次数:335 更新时间:2020-02-19
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听说过前庭觉,也都知道前庭觉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但是,什么是前庭觉?
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,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,叫前庭神经核,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,便是前庭觉。
知道了什么是前庭觉,那它对于孩子起到哪些作用,它又主要负责什么呢?
简单的说,前庭觉的主要功能,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、听、嗅、味、触讯息,经过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,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,注意力才能集中,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、听性质学习,前庭觉的影响最大。
前庭是大脑的门槛,整个身体的触觉、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。
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,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,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。
头部转动或弯曲时,前庭感觉接收器的碳酸钙晶体,会离开原来位置,改变前庭神经系统的传达流程。
这种现象在跳跃、跑步、摇晃时更为严重,会使中耳半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,感觉接收器立刻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其他像走路、乘船或头部有轻微振动时,前庭感觉也会立刻有反应。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,前庭接收器最为敏感,其信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顺应,也最为重要。
如果前庭出现问题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相应的问题。
前庭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,我们的视觉讯息也才有意义。
所以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孩子,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,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。
眼肌和颈肌上的讯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,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稳,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,造成孩子在阅读,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。
前庭神经会将讯息,由脊髓椎体神经体系,传达到身体各部分,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,同时 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。
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,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,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,动作上也显得笨手笨脚,甚至害怕行动。更造成感觉信息的严重不足,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。
前庭体系中的网状组织,作用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,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,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,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。
如果前庭系统活动量低,调整的作用便会呈现不良,孩子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散漫的现象。
前庭觉不良,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。
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,缺乏重力感的孩子,很难有空间透视感,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。
写字时常把数字、字体或偏旁部首写反,甚至前后反读,阅读困难。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。
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,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。
前庭感觉不良,会使儿童经常遭遇挫折,丧失信心,更容易养成恐惧、伤心、生气、过度兴奋等感觉,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,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。
前庭神经不佳,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,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,也成了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。